返回首页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简介

  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下属于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检集团(国家食品中心)”或“中心”),设在广检集团质量检测研究院,是集检验检测、标准制定、质量鉴定、科学研究以及技术服务五位一体,具有权威第三方公正地位的食品检验技术机构。

 

       重视团队建设,雄厚人才储备

  中心拥有专业食品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四百余人,形成以教授级高工、博士为学科带头人,一批以高工、硕士为业务技术骨干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拥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评审员、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评审员、食品生产行业“诊脉”专家、食品生产现场核查组长、食品生产企业体系审查员等一批熟悉食品生产工艺、关键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的专家队伍,还拥有荣获国务院授予“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的食品安全专家。

 

       现代化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

  中心实验室占地逾12000平方米,检测设备1200余台套,原值逾1.3亿元,汇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光谱仪、气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氨基酸测定仪、实时荧光PCR仪、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全自动膳食纤维测定仪以及超级微波化学平台等一批高端大型仪器设备。

 

       重视食品安全,积极开展研究

  广检集团(国家食品中心)建立了一支高水平、快速反应、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团队,积极探索行业前沿技术,开展各类检验方法及技术法规研究,及时解决各种检验技术难题。重点关注特殊食品功效成分、食品非法添加等社会关注的质量安全问题的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抽检制度、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等政策法规研究课题,主持/参与制修订食品国家安全标准、行业标准等各级标准33项,承担各级研发类项目/课题30余项。团队还积极参与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课题、国家奖项(如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高新技术奖等)的申报与开发研究、实验室检测能力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新项目、新检测方法的开展,及时解决食品中违禁或有毒物质的检验难题,如兴奋剂、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塑化剂等。

 

       一流服务能力,高端技术水平

  目前,广检集团(国家食品中心)已获得认可涵盖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用原料等1465个产品标准,1541个方法标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强化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中心快速扩展进口冷链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及环境的新冠核酸检测能力。为提高对食品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广检集团(国家食品中心)新增能力验证提供者资质、认证机构资质,提供更全面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可为生产企业提供从原辅料、半成品、试制品、成品的一条龙检测服务,为商场、超市和各级批发市场提供检验服务。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专业而权威,已成为企业进行贸易和内部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

 

       高效优质服务,铸造共赢之路

  为全力配合政府工作,广检集团(国家食品中心)为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许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承担《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制修订工作,为保障婴幼儿辅助食品的质量安全,规范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努力;中心还积极参与了国家、省、市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及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工作等,协助监管部门切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中心建立了先进的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了网上送检、网上查询报告书进度和网上在线客服等服务。为了方便企业生产要求,实行6天工作制度,上线了“上门收样”等便捷的服务方式。中心在提供优质的服务前提下,坚持以技术支撑,创新服务模式,把单一的成品检验延伸到产业第一线,从原料供应商控制、工艺过程监控、生产条件改进、成品综合检测到流通领域的全产业链质量把关,提高企业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力,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完整全面的质量技术服务。
  广检集团(国家食品中心)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积极营造勇于开拓的创业氛围、发扬务实进取的实干作风,展现出专业的技术和检验检测能力优势,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守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底线,发挥国有企业应有的责任担当,赢得政府和企业的信赖。

 

 

检验业务范围

业务类别 检测项目 食品类别

质量指标

水分、总糖、羟脯氨酸、氨基酸态氮、总酸、挥发性盐基氮、酒精度、脂肪酸组成、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密度、容重、面筋含量、降落数值、面团稳定时间、过氧化值、酸价、烟点、熔点(滑点)等 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 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餐饮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食品原材料、宠物食品、食品接触性材料、洗涤消杀产品等

营养指标

维生素、微量元素、各种氨基酸、矿物质、蛋白质、脂。肪、乳铁蛋白、乳清蛋白、OPO、GOS、FOS、HMO等

污染物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双酚A、金属污染物(铅、砷、铜、镍、钼、镉、锡、汞、重金属等)、多氯联苯、氯酸。盐、高氯酸盐、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等

生物毒素

黄曲霉毒素M1、M2、B1、B2、G1、G2、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

农药残留

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有机硫、醚类化合物类等

兽药残留

硝基呋喃代谢物、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

非法添加物

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罗丹明B、酸性橙等

消毒剂残留

C12-苯扎氯铵、C14-苯扎氯铵、C16-苯扎氯铵、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等

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等

微生物指标

致病菌、商业无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益生菌(双歧杆菌等)等

基因检测

转基因检测、动植物源性成分检测、过敏源成分检测等

安全性指标

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如西布曲明等化合物、那非类物质等)、农药残留定性及定量检测、兽药残留、兴奋剂、激素类残留、抗生素残留等

食品相关产品

总迁移量、特定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纸制品中荧光性物质、餐饮杯碟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微生物等

空气洁净度及光照测试

洁净室(千级、万级、十万级、三十万级)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光照测试及动静态测试等

洗涤消杀产品

pH值、有效性成分含量、稳定性、杀灭微生物指标等

 

返回首页